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,金沙兒女齊心協力、共克難關,繪就金沙脫貧事業的美麗畫卷《圖說金沙脫貧攻堅故事》讓我一起回望金沙的脫貧攻堅之路。

??《東光壩區》金沙縣巖孔街道東光壩區擁有2000多個大棚,6000平方米智能溫室,以及冷庫、分揀中心等配套設施。(吳艷禹?攝)
??《孕育甜蜜的果實》金沙縣沙土鎮中心社區千畝精品有機葡萄基地大棚全部覆蓋上薄膜,確保葡萄苗能順利過冬。該葡萄基地能吸納300人以上勞動力就業,助推了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。
??《葡萄園里展笑顏》在黨支部的帶領下,沙土鎮中心壩區發展避雨葡萄種植,吸納建檔立卡群眾就業,每到收獲季節,附近的村民都到基地上務工,平均每天增收近百元。(劉有飛?攝)
??《蔬菜大棚變脫貧車間》堅持把脫貧攻堅與農業基地有機結合,深化“基地+扶貧”模式,把蔬菜大棚變成了“脫貧車間”,帶動附近群眾以土地入股、務工就業等形式,促進建檔立卡戶持續增收。
??《分紅》隨著產業的規模化發展,越來越多的群眾利用土地入股到合作社,享受“土地銀行”帶來的實惠。(吳艷禹? 攝)
??《銀龍飛掛》在黨支部的幫助下,社區群眾辦起了特色手工面條加工廠,農特產品有了不錯的銷路,看著一根根掛晾出來的面條,群眾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(劉有飛? 攝)
??《社社聯合促銷售》通過社社聯合,馬路鄉生產的食用菌在縣城所在地鼓場街道銷售,實現種得出、賣得完。圖為縣城居民購買金聯村種植的食用菌。(吳艷禹 攝)
(未完待續......)